新闻动态
  • 政策解读丨徐进良: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汇聚
  •  科学构建 合理把控 系统汇聚

    徐进良

      新能源具有波动性、间歇性、随机性,为应对新能源大比例接入带来的挑战,煤电角色需从提供基本电力转移到灵活性电源支撑。

      探索优化新一代煤电指标体系

      以往,煤电机组以额定出力作为设计工况,且煤电具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。在煤电作为灵活性支撑电源的需求下,现有的煤电指标体系已不能满足要求。

      《实施方案》从机组调峰负荷范围、变负荷速率、启停调峰、宽负荷高效、安全可靠、清洁降碳、智能运行等7个方面,提出了完善煤电技术指标体系,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及新建机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,指明了我国煤电机组今后的发展方向。煤电、新能源发电和电网构成庞大复杂的系统,需耦合电网负荷需求及安全稳定性、新能源出力特性、煤电出力特性,在煤电灵活性、安全性、经济性、碳排放特性等多目标约束条件下,探索出优化的煤电技术指标体系,以指导新一代煤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。

      加快新一代煤电技术研发示范

      煤电机组大热惯性限制了灵活性水平的发挥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除了对现役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外,还需研发煤电新技术。煤电灵活性提升为机组安全性和效率提出了挑战,新场景的运行需求对煤电技术提出了不同要求,现有相关技术与装备制约了煤电向“灵活调节”的进一步发展。

      煤电技术需在以下方面进行研发。

      首先,研究煤电机组偏离设计工况、变工况以及低负荷运行等全工况、全流程煤电机组特性,重塑煤电流程工艺,研发面向锅炉灵活运行的燃烧、汽水及辅机关键技术及装备,研究宽负荷高效汽轮机热力系统及通流技术,开发宽负荷高效叶型及低压长叶片,研制长寿命低损耗的汽轮机关键高温部件等,开发煤电机组运行状态智能感知、智能运维、多目标全程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,重视人工智能在新一代煤电上的应用,提升煤电机组智能运行技术水平。

      其次,突破煤电机组灵活性不足的局限性,研发耦合储能(例如熔盐储能、飞轮储能)的新一代煤电技术,开发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,研发煤电与储能的耦合集成新工艺、新模式。开发煤电与其他能源集成的多能源互补发电技术,充分发挥煤电和其他能源的优势,提高互补发电机组的经济性并提升煤电机组整体灵活性水平。

      最后,突破现有煤电技术的局限,开发新工质/新循环发电技术,实现煤电技术体系的重构。集中攻关一批具有规模化推广潜力的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装备,加快新一代煤电技术的升级换代,推进先进煤电技术的示范工程建设及实际应用。

      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加强完善新一代煤电政策,包括加大改造建设支持力度,加强新一代煤电规划建设力度等,特别是在统筹优化机组运行调度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,为新一代煤电技术的推广应用,科学合理用好各类调节资源,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      来源:《中国电力报》

    • 产品与服务
      联系我们
    • 地址:中国•陕西•西安高新区锦业路38号
    • 网址:www.huanjigufen.com
    • 邮箱:huanjigufen@126.com
    • Q Q:3284636809
    • 总机:029-89192503
    • 传真:029-89192504
    备案号:陕ICP备15004826号 陕西环际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助梦网络
    0